畅游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2010年第2期)
畅游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2010年第2期)
金榜题名六月时,文昌助运占鳌头
畅游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
杨志忠
春分刚过,陕北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前几天去渭南办事,看到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麦子约有两三指高,长得绿油油的;桃花杏花正在开放,一片粉红;柳树已经吐穗,青翠可爱。我们陕北和关中的风景大不相同:桃花杏花只是泛起了花骨朵;柳树也只是树梢上有点泛黄,还没有发绿。
我的孩子在秀延小学上学,我隔三差五地接送她,常常路过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徘徊在长廊上,令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是子长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生态景观,实施“百里绿色长廊工程”的一部分,位于子长县城瓦窑堡的迎宾东路、秀延河南岸,全长1200米,宽约4米,总投资1800万元;设计新颖,气势恢弘,图文并茂。2007年秋开工建设,2009年夏完工,历时近2年。它由12部分446档精雕细刻的花岗岩浮雕栏杆做围堰,另建有红色记忆景墙、文化景墙、书卷景墙和子长大鼓等景点,把子长的历史、风土、民俗等形象地展现出来。长廊边栽了迎客松、银杏、龙柏等69种名优树木,同时修了音乐喷泉和地灯,配置了时尚的灯柱、绮丽的凉亭、崭新的石桌凳和木桌凳等。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十分壮观,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要知道,栏杆上勒石刻碑的古今诗词是子长县人民政府面向全国书法家公开征集的书法作品。
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在瓦窑堡大桥左侧。一天午饭后,我从四路口出发,沐浴着融融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穿过瓦窑堡大桥,来到了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
在瓦窑堡大桥桥头,有一座华丽的凉亭,它正中矗立着由已故陕西政协主席艾丕善题写的“瓦窑堡大桥”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从桥头开始,沿着秀延河,446块精雕细刻的花岗岩浮雕栏杆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秀延河大桥桥头。第一块栏杆上面刻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右上角刻有毛主席初在陕北的头像;红旗上面写有“中央红军长征落脚地,抗日宣言诞生地,中央红军东征出发地”三行大字。第二块栏杆上面刻有题为“天下名堡,革命红都”的碑记,介绍了瓦窑堡的来源和历史:“县城瓦窑堡,始建于元初,历来就有‘天下的堡,瓦窑堡’之美誉。她襟三川而带二水,环六山而拥千翠,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 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瓦窑堡成为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政府和西北军委(***的前身)的所在地。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叱咤风云,扭转乾坤,谱写下光辉壮丽的历史篇章。为此,瓦窑堡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抗日宣言的诞生地,中央红军东征的出发地,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红都。共和国的9位将军就诞生在这里。”
我回头看了看巍峨的龙虎山,那里有将军们的铜像。在山上的将军苑,有一块巨石,上有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题写的“将军苑”三个红色的大字,苑内有红军东征的浮雕,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的塑像,还有瓦窑堡会议召开时间的巨幅日历及瓦窑堡会议介绍的石刻,与山下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旧址遥相呼应。紧靠浮雕耸立的是将军亭,亭子正中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由前***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将军亭”三个大字。亭子前正中安放着“民族英雄”谢子长的雕像,周围排列着建国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闫红彦、贺晋年、李赤然、吴习智、贺吉祥、高维嵩、陈克功、贺毅的雕像。
第三块栏杆是中央红军到瓦窑堡的浮雕,接下来分别是毛主席草书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瓦窑堡会议介绍、一些瓦窑堡革命旧居旧址介绍及发生在子长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介绍并附图,还有一些子长历史名人及和子长有关的历史名人介绍,如子长籍的胡瑗、薛文周和王鸿荐等,在子长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有蒙恬、范仲淹,还有任安定知县的王光祖、李嘉胤、廖均和龙锡庆等。栏杆上刻有明朝王光祖的《土田说》和清朝李嘉胤的《廉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反映陕北民俗、陕北民歌、神气的瓦窑堡传说、安定八景的浮雕图画,让我深感家乡历史的厚重。
一块栏杆上刻有题为“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文字:“安定县(今子长县)不仅出武将,而且出文人。胡瑗就是代表。镌刻于此的历朝历代进士、举人,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历史见证。”接着刻录了从北魏时进士邓彦海到清乾隆年间的武举人史芳书等数百人“古代安定(今子长)籍进士举人名录”和11人“明清两代安定(子长)籍将才”。
是啊,子长县是延安的北大门,历史悠久,宋朝以前的黄帝陵就坐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子长资源也丰富,至今还在陕北大地广泛流传着“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民谣。县志上说,子长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战事纷繁、地瘠民贫为突出的历史特点。而地瘠似有不妥。子长籍名人荟萃,有宋代著名的大教育家胡瑗,还有被明神宗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薛文周和清雍正年间民称“王青天”的王鸿荐等。子长的钟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距今约1600多年,有“敦煌第二”之美誉。子长还是“中国洋芋之乡”。子长秦时设阳周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嗣后几经变迁,到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设立安定县,历经元、明、清三代,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子长县沿用至今。子长县是著名的红都和将军县,是革命老区。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著名的大教育家胡瑗。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北宋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胡瑗精通儒家经术,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认为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万世不变的“体”,而儒家的诗书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体、文付诸实际,可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达到民安国治、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用”。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神宗皇帝称之“真先生”,王安石誉之“天下豪杰魁”,范仲淹尊之“孔孟衣钵,苏湖领袖”,苏东坡赞叹“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公”,欧阳修诗颂“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子弟皆贤才”。伟哉!一代大儒高山仰止,万世师表群星拱北。留传至今的安定书院,现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内,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要知道,***主席就毕业于泰州中学。为了纪念祖籍子长安定的宋代大教育家胡瑗,在长廊不远的文昌庙山上,正在修建胡瑗纪念馆;另外,山上还正在修建[url=http://www.eshow33.com>文昌塔销售站www.eshow33.com>,这个塔是一座八角九层框架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宝塔。站在长廊上,可以看到文昌塔已修了几层,工人们还在紧张的施工。
特别是子长的革命史,应该大书特书。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7000多名子长儿女为国捐躯,仅有名可考的革命先烈就达2000多人。建国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谢子长(1897年—1935年2月),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群众誉为“谢青天”。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与唐澍等组织领导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指挥。清涧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人在西北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北方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对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领导的第三大武装起义,具有深远的革命意义。1928年5月,谢子长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3大队大队长。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北反动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同时也教育和锻炼了陕西人民,培养了政治、军事干部,为以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1934年后,谢子长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部队粉碎了***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由于伤势恶化,不幸与世长辞,时年39岁。为了纪念谢子长,1942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改谢子长的家乡安定县为子长县。***先后亲笔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谢子长墓写了碑文。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又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了陵墓。***再次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领袖,前仆后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挽联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中共中央和***的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彭真、贺龙、刘伯承等也题了词。
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子长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后,***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它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我们子长县羊马河地区对***军进行的伏击战。 1947年3月青化砭战役后,西北野战部队主力转移到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休整,以部分兵力与敌周旋。***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急于寻找陕甘宁解放区部队决战,集中整编第1、第29军共11个旅的兵力,由安塞、延安、临真等地分三路进至延川、清涧地区。4月3日又折向子长(旧称安定),连连扑空,兵疲粮罄。遂改以整编第76师守备延川、清涧,整编第15师第135旅守备瓦窑堡,主力于5日南返蟠龙、青化砭休整补充。6日,整编第29军第12旅途经永坪时遭西北野战部队的攻击,损失600余人。后发现西北野战部队主力位于蟠龙西北地区,即以8个旅的兵力,于12日由蟠龙、青化砭地区向西北方向进攻,并以整编第76师第72团接第135旅防务,第135旅沿瓦窑堡至青化砭大路南下策应,企图围歼西北野战部队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以第1纵队(2个旅)伪装主力,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诱其向蟠龙西北地区进攻;集中第2纵队和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4个旅的兵力在子长县城西南羊马河地区设伏,求歼孤军南下的第135旅。13日,整编第1、第29军主力被阻于蟠龙西北李家岔、云山寺一线。14日晨,第135旅沿子长、蟠龙公路两侧高地南下,10时进至羊马河西北高地时,西北野战部队突然对其发起攻击,迅速分割包围,首先于东山歼灭其1个团,继而围歼位于西山的旅部及另1个团。激战至16时,将第135旅4700余人全部歼灭。第135旅代旅长麦宗禹及其团长成耀煌、陈简均被活捉。羊马河战役是中共中央和***撤离延安后所取得的第二次巨大胜利,开创了西北野战兵团一次全歼敌军一个整编旅的首例,是陕北三战三捷之一。
看着栏杆上镌刻的这一幕幕革命历史事件,我心潮澎湃,深为我是子长人而倍加自豪,同时深感革命成功之艰难。
站在长廊上,蓝天白云下,清澈的碧水,优美的景致,形制各异的楼房,加上长廊沿途立有毛主席的大型诗词景墙,简直绘制成了精彩的油画。美观大方、富有现代人文气息的长廊,是人们早晚休闲的好场所,已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秀延河上,5座橡胶坝如长藤结瓜,拦截的秀延河成了5座碧波荡漾的湖泊,无怪乎人们称这里是景观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两岸柳丝飘拂,还栽了迎客松、银杏、龙柏等69种名优树木,加上音乐喷泉、时尚的灯光、绮丽的凉亭、崭新的石桌凳和木桌凳等,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十分壮观,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康平桥正在修建,工人们正在紧张的施工,年底该通行了吧。康平桥建成后,将大大方便秀延河两岸人们的出行,有利于经济的繁荣。这些不正是革命先辈们追求的理想吗?
走在平展的大理石上,看着华丽的灯柱、青翠的松柏、荡漾的绿波,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哼唱着栏杆上刻着的陕北民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信天游唱给***听”;“ 陕北游击队,老谢是总指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忽闪闪眼眼照哥哥”等,不时停下来欣赏着文化景墙上潇洒的毛主席诗词和栏杆上的古今诗篇、名言警句,真乃人生一大享受,同时也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可谓一举三得: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还学习了知识。
在长廊右侧,有座秀延小学,图书楼、实验楼、教学楼一应俱全,是陕北乃至西北一流的小学。气派的大门,先进的设施,明亮的教室,优雅的环境,清澈的河水,真是学习的好地方,让我这个曾经在黑暗窑洞里上小学的人羡慕不已。操场上,橡胶跑道非常明显,一群又一群的小学生正在快乐地游戏追逐,欢乐的笑声回荡在秀延河上空。我们小时候哪里有这么好的条件,教室是黑暗的岩洞,操场是土操场,还烂烂坷坷。秀延小学门前的石碑上刻有荀子的《劝学(节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让人牢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前不久投入使用的子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在秀延小学院内,是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中心始建于2008年,占地2268㎡,建筑面积4125㎡,框架结构,共建五层,总投资619万元。是县政府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中心设备齐全,开设了劳技、棋艺、乒乓球、四驱车、机器人、书法、绘画、舞蹈、钢琴、电子琴、声乐、古筝、少年作家等兴趣活动项目,是青少年求知的乐园,成才的摇篮,为青少年特长的发展和天赋的展示搭建了平台。我们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场所,我真庆幸现在的青少年有这样的好活动场所。
就这样信步走着,看着,穿过一座供人休息的长方形木制凉亭,不知不觉来到了秀延河大桥旁,也就是长廊的尽头。桥边,陕北大秧歌的两个鼓乐手和一个唢呐手雕塑得栩栩如生;一块巨石上刻有县委书记薛海涛题写的“瓦窑堡长廊”五个红色大字。我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觉得这个长廊简直就是一幅描绘子长从古到今历史发展的画卷。
站在桥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来往的车辆,悠闲的游人,整洁的长廊,栉比的楼房,真感慨自己遇上了好年代,幸福的生活道不完。这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轰鸣而过……
畅游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
杨志忠
春分刚过,陕北大地万物复苏,草长莺飞。前几天去渭南办事,看到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麦子约有两三指高,长得绿油油的;桃花杏花正在开放,一片粉红;柳树已经吐穗,青翠可爱。我们陕北和关中的风景大不相同:桃花杏花只是泛起了花骨朵;柳树也只是树梢上有点泛黄,还没有发绿。
我的孩子在秀延小学上学,我隔三差五地接送她,常常路过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徘徊在长廊上,令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是子长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生态景观,实施“百里绿色长廊工程”的一部分,位于子长县城瓦窑堡的迎宾东路、秀延河南岸,全长1200米,宽约4米,总投资1800万元;设计新颖,气势恢弘,图文并茂。2007年秋开工建设,2009年夏完工,历时近2年。它由12部分446档精雕细刻的花岗岩浮雕栏杆做围堰,另建有红色记忆景墙、文化景墙、书卷景墙和子长大鼓等景点,把子长的历史、风土、民俗等形象地展现出来。长廊边栽了迎客松、银杏、龙柏等69种名优树木,同时修了音乐喷泉和地灯,配置了时尚的灯柱、绮丽的凉亭、崭新的石桌凳和木桌凳等。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十分壮观,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要知道,栏杆上勒石刻碑的古今诗词是子长县人民政府面向全国书法家公开征集的书法作品。
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在瓦窑堡大桥左侧。一天午饭后,我从四路口出发,沐浴着融融的阳光,迎着暖暖的春风,穿过瓦窑堡大桥,来到了石窑坪文化休闲长廊。
在瓦窑堡大桥桥头,有一座华丽的凉亭,它正中矗立着由已故陕西政协主席艾丕善题写的“瓦窑堡大桥”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从桥头开始,沿着秀延河,446块精雕细刻的花岗岩浮雕栏杆一字排开,一直延伸到秀延河大桥桥头。第一块栏杆上面刻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右上角刻有毛主席初在陕北的头像;红旗上面写有“中央红军长征落脚地,抗日宣言诞生地,中央红军东征出发地”三行大字。第二块栏杆上面刻有题为“天下名堡,革命红都”的碑记,介绍了瓦窑堡的来源和历史:“县城瓦窑堡,始建于元初,历来就有‘天下的堡,瓦窑堡’之美誉。她襟三川而带二水,环六山而拥千翠,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 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瓦窑堡成为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政府和西北军委(***的前身)的所在地。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周恩来、张闻天、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叱咤风云,扭转乾坤,谱写下光辉壮丽的历史篇章。为此,瓦窑堡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地,抗日宣言的诞生地,中央红军东征的出发地,成为举世瞩目的革命红都。共和国的9位将军就诞生在这里。”
我回头看了看巍峨的龙虎山,那里有将军们的铜像。在山上的将军苑,有一块巨石,上有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邹家华题写的“将军苑”三个红色的大字,苑内有红军东征的浮雕,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的塑像,还有瓦窑堡会议召开时间的巨幅日历及瓦窑堡会议介绍的石刻,与山下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旧址遥相呼应。紧靠浮雕耸立的是将军亭,亭子正中立着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由前***副主席迟浩田题写的“将军亭”三个大字。亭子前正中安放着“民族英雄”谢子长的雕像,周围排列着建国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闫红彦、贺晋年、李赤然、吴习智、贺吉祥、高维嵩、陈克功、贺毅的雕像。
第三块栏杆是中央红军到瓦窑堡的浮雕,接下来分别是毛主席草书书写的《清平乐·六盘山》和《沁园春·雪》、瓦窑堡会议介绍、一些瓦窑堡革命旧居旧址介绍及发生在子长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介绍并附图,还有一些子长历史名人及和子长有关的历史名人介绍,如子长籍的胡瑗、薛文周和王鸿荐等,在子长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有蒙恬、范仲淹,还有任安定知县的王光祖、李嘉胤、廖均和龙锡庆等。栏杆上刻有明朝王光祖的《土田说》和清朝李嘉胤的《廉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反映陕北民俗、陕北民歌、神气的瓦窑堡传说、安定八景的浮雕图画,让我深感家乡历史的厚重。
一块栏杆上刻有题为“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文字:“安定县(今子长县)不仅出武将,而且出文人。胡瑗就是代表。镌刻于此的历朝历代进士、举人,是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历史见证。”接着刻录了从北魏时进士邓彦海到清乾隆年间的武举人史芳书等数百人“古代安定(今子长)籍进士举人名录”和11人“明清两代安定(子长)籍将才”。
是啊,子长县是延安的北大门,历史悠久,宋朝以前的黄帝陵就坐落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子长资源也丰富,至今还在陕北大地广泛流传着“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民谣。县志上说,子长自古为“边镇之咽喉,西塞之要径,秦关之保障”,战事纷繁、地瘠民贫为突出的历史特点。而地瘠似有不妥。子长籍名人荟萃,有宋代著名的大教育家胡瑗,还有被明神宗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薛文周和清雍正年间民称“王青天”的王鸿荐等。子长的钟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距今约1600多年,有“敦煌第二”之美誉。子长还是“中国洋芋之乡”。子长秦时设阳周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嗣后几经变迁,到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设立安定县,历经元、明、清三代,1942年为纪念民族英雄谢子长改名子长县沿用至今。子长县是著名的红都和将军县,是革命老区。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著名的大教育家胡瑗。胡瑗(993年——1059年)字翼之,北宋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胡瑗精通儒家经术,以“圣贤自期许”,讲“明体达用之学”。认为儒家的纲常名教是万世不变的“体”,而儒家的诗书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体、文付诸实际,可以“润泽斯民,归于皇极”,达到民安国治、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这是“用”。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宋仁宗庆历中,朝廷兴太学,“诏下苏、湖取其法,著为令于太学”。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均入《四库全书》;另有《论语说》、《春秋口义》。神宗皇帝称之“真先生”,王安石誉之“天下豪杰魁”,范仲淹尊之“孔孟衣钵,苏湖领袖”,苏东坡赞叹“所以苏湖士,至今怀令公”,欧阳修诗颂“吴兴先生富道德,诜诜子弟皆贤才”。伟哉!一代大儒高山仰止,万世师表群星拱北。留传至今的安定书院,现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内,为北宋教育家胡瑗讲学旧址。要知道,***主席就毕业于泰州中学。为了纪念祖籍子长安定的宋代大教育家胡瑗,在长廊不远的文昌庙山上,正在修建胡瑗纪念馆;另外,山上还正在修建[url=http://www.eshow33.com>文昌塔销售站www.eshow33.com>,这个塔是一座八角九层框架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宝塔。站在长廊上,可以看到文昌塔已修了几层,工人们还在紧张的施工。
特别是子长的革命史,应该大书特书。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7000多名子长儿女为国捐躯,仅有名可考的革命先烈就达2000多人。建国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素有中国革命的“红都”和陕西“将军县”之美誉。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谢子长(1897年—1935年2月),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组织和领导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劣绅,被群众誉为“谢青天”。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10月与唐澍等组织领导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指挥。清涧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人在西北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北方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对陕北地区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之后中国***领导的第三大武装起义,具有深远的革命意义。1928年5月,谢子长参与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3大队大队长。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起义之一。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北反动统治阶级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西北人民的斗志,同时也教育和锻炼了陕西人民,培养了政治、军事干部,为以后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经验。1934年后,谢子长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部队粉碎了***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由于伤势恶化,不幸与世长辞,时年39岁。为了纪念谢子长,1942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改谢子长的家乡安定县为子长县。***先后亲笔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为谢子长墓写了碑文。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又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了陵墓。***再次题词:“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朱德题词:“子长同志,陕北领袖,前仆后继。”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挽联写着:“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中共中央和***的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彭真、贺龙、刘伯承等也题了词。
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子长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召开的。 会后,***根据瓦窑堡会议决议的精神,于12月27日,在陕北瓦窑堡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系统地阐明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瓦窑堡会议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历史转折时期,党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它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毛主席转战陕北期间,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部队在我们子长县羊马河地区对***军进行的伏击战。 1947年3月青化砭战役后,西北野战部队主力转移到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休整,以部分兵力与敌周旋。***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急于寻找陕甘宁解放区部队决战,集中整编第1、第29军共11个旅的兵力,由安塞、延安、临真等地分三路进至延川、清涧地区。4月3日又折向子长(旧称安定),连连扑空,兵疲粮罄。遂改以整编第76师守备延川、清涧,整编第15师第135旅守备瓦窑堡,主力于5日南返蟠龙、青化砭休整补充。6日,整编第29军第12旅途经永坪时遭西北野战部队的攻击,损失600余人。后发现西北野战部队主力位于蟠龙西北地区,即以8个旅的兵力,于12日由蟠龙、青化砭地区向西北方向进攻,并以整编第76师第72团接第135旅防务,第135旅沿瓦窑堡至青化砭大路南下策应,企图围歼西北野战部队于蟠龙、青化砭西北地区。西北野战部队在中共***副主席彭德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习仲勋的指挥下,以第1纵队(2个旅)伪装主力,牵制胡宗南集团主力,诱其向蟠龙西北地区进攻;集中第2纵队和教导旅、新编第4旅共4个旅的兵力在子长县城西南羊马河地区设伏,求歼孤军南下的第135旅。13日,整编第1、第29军主力被阻于蟠龙西北李家岔、云山寺一线。14日晨,第135旅沿子长、蟠龙公路两侧高地南下,10时进至羊马河西北高地时,西北野战部队突然对其发起攻击,迅速分割包围,首先于东山歼灭其1个团,继而围歼位于西山的旅部及另1个团。激战至16时,将第135旅4700余人全部歼灭。第135旅代旅长麦宗禹及其团长成耀煌、陈简均被活捉。羊马河战役是中共中央和***撤离延安后所取得的第二次巨大胜利,开创了西北野战兵团一次全歼敌军一个整编旅的首例,是陕北三战三捷之一。
看着栏杆上镌刻的这一幕幕革命历史事件,我心潮澎湃,深为我是子长人而倍加自豪,同时深感革命成功之艰难。
站在长廊上,蓝天白云下,清澈的碧水,优美的景致,形制各异的楼房,加上长廊沿途立有毛主席的大型诗词景墙,简直绘制成了精彩的油画。美观大方、富有现代人文气息的长廊,是人们早晚休闲的好场所,已成为县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秀延河上,5座橡胶坝如长藤结瓜,拦截的秀延河成了5座碧波荡漾的湖泊,无怪乎人们称这里是景观之河、文化之河、生态之河。两岸柳丝飘拂,还栽了迎客松、银杏、龙柏等69种名优树木,加上音乐喷泉、时尚的灯光、绮丽的凉亭、崭新的石桌凳和木桌凳等,每到夜晚,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十分壮观,已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康平桥正在修建,工人们正在紧张的施工,年底该通行了吧。康平桥建成后,将大大方便秀延河两岸人们的出行,有利于经济的繁荣。这些不正是革命先辈们追求的理想吗?
走在平展的大理石上,看着华丽的灯柱、青翠的松柏、荡漾的绿波,听着潺潺的流水声,哼唱着栏杆上刻着的陕北民歌:“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南来的大雁北去的风,信天游唱给***听”;“ 陕北游击队,老谢是总指挥”;“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忽闪闪眼眼照哥哥”等,不时停下来欣赏着文化景墙上潇洒的毛主席诗词和栏杆上的古今诗篇、名言警句,真乃人生一大享受,同时也得到一次良好的教育,可谓一举三得: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还学习了知识。
在长廊右侧,有座秀延小学,图书楼、实验楼、教学楼一应俱全,是陕北乃至西北一流的小学。气派的大门,先进的设施,明亮的教室,优雅的环境,清澈的河水,真是学习的好地方,让我这个曾经在黑暗窑洞里上小学的人羡慕不已。操场上,橡胶跑道非常明显,一群又一群的小学生正在快乐地游戏追逐,欢乐的笑声回荡在秀延河上空。我们小时候哪里有这么好的条件,教室是黑暗的岩洞,操场是土操场,还烂烂坷坷。秀延小学门前的石碑上刻有荀子的《劝学(节录)》:“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让人牢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前不久投入使用的子长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在秀延小学院内,是开展青少年校外活动的公益性场所。中心始建于2008年,占地2268㎡,建筑面积4125㎡,框架结构,共建五层,总投资619万元。是县政府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中心设备齐全,开设了劳技、棋艺、乒乓球、四驱车、机器人、书法、绘画、舞蹈、钢琴、电子琴、声乐、古筝、少年作家等兴趣活动项目,是青少年求知的乐园,成才的摇篮,为青少年特长的发展和天赋的展示搭建了平台。我们小时候可没有这样的场所,我真庆幸现在的青少年有这样的好活动场所。
就这样信步走着,看着,穿过一座供人休息的长方形木制凉亭,不知不觉来到了秀延河大桥旁,也就是长廊的尽头。桥边,陕北大秧歌的两个鼓乐手和一个唢呐手雕塑得栩栩如生;一块巨石上刻有县委书记薛海涛题写的“瓦窑堡长廊”五个红色大字。我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觉得这个长廊简直就是一幅描绘子长从古到今历史发展的画卷。
站在桥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来往的车辆,悠闲的游人,整洁的长廊,栉比的楼房,真感慨自己遇上了好年代,幸福的生活道不完。这时候,一列火车呼啸着轰鸣而过……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